艺博轩中国书画传媒中心
当前位置: 主页 > 收藏指南 > 书画收藏

返朴归真、意趣天成

时间:2012-07-09 04:31来源:艺博轩书画网 作者:赵东清 点击:1911次
         返朴归真、意趣天成   ·关增铸·
            ——记花鸟画家张蒲生作品

  张蒲生先生,我国著名的花鸟画家。执教於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今年四月,他邀请我一起到山东荷泽曹州画院,在牡丹节时搞画展,我自然很高兴,由於时间比较伧促,又因手中没有新作,未能成行,自感失去一次学习的机会。
   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渊源较为深远,最早雏形,可以追朔到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长江流域文化遗址;这里出土的七千多年的“骨匕柄上阴线双鸟纹饰”造型生动和在黄河中上游广大地区的仰韶文化,都是我国原始社会,朴素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这种“双鸟纹饰”、“游鱼纹瓶”等一些图案,足以和现在鱼、虫、花鸟画比美。这种原始图案,朴素、真质的构思,艺术处理和简约手法的脉络,一直延伸到现在,发展成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张蒲生的写意花鸟画,笔简意赅,直朔高古,在於他能把握时代的脉络贯穿中国花鸟画的传统精髓,求古存真:求古,也就是绘画中笔墨韵味,不失传统。存真,画中保存着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的气质和朴素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种艺术内涵。张蒲生是沿着一条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和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艺术真髓进行探索,他把这种质朴、远古朦昧时代,艺术所蕴有几千年的我国花鸟画雏形一大脉系的繁演与发展,有选择的吸收,继承下来并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实践,再度时行演化,以新的面貌开拓自己的写意花鸟画的风格。
中国的写意花鸟画,一路是受传统“文人画”的影响,在高雅兴余或政治失意下,发泄在笔端纸上 的“变象文章”,是已艺术为掩饰,寓情于画。所以说画 

“文人画”的领域也不全是绘画艺术家的天地,“文人画”聚集着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物:有艺术家、政治家、文人、墨客、名流、雅士等,都可以在“文人画’中一显身手。“文人画”的艺术效果也有珠联璧合的佳作(合作画)也不乏有鱼目混珠糟粕陈糠或笔墨游戏,不少历史人物为借一时名气,在“文人画”的幌子下,孤注一掷,把圣洁的艺术庸俗化。自然,谈不上追求什么艺术性。“文人画”更多的作用是研究人物历史、思想活动的资料和佐证,至於它的艺术价值,那就要因人艺术修养而论,高、低、平、庸水平都会有。我看到张蒲生的写意花鸟画,在立意、构图、布局上有着以意相与思,雅俗共赏,质朴求真的精神。
  那幅《瓦雀归巢》图,构图、布局和立意给人们一种清新的感觉。画面,险绝中不失沉稳,前景处理,朴茂稳妥。从瓦陇和房脊尽头装饰物的蝎子尾挑起,一看就是一所传统式的建筑,自然的把画面和民族性、传统意识联系起来,加强了内容的结构特征,这又为耸立起现代意识的电视天线的出现,做了一个对比强烈的垫铺,房顶以“面”的形式出现横在画面底线,天线又以“线”的方式画出,这在画面里有限的表现方式上,是深思熟虑的艺术处理。高高直立的天线,他是“物”又是一个新时代的象征,能把传统建筑和它结合起来,使作品不失传统韵味而又突出时代感,“笔墨当随时代”在这幅画中,从形式到内容得到充分的体现。作者用艺术手段廖廖几笔把新旧物质和新旧时代的跨度巧妙的、简约的,浓缩在画面上,由於画的作者,独具匠心,画中构图险绝中力求安逸,画面出现的有别於城市天线的支撑物,出现的是斜拉歪戗,接杆扎绑的天线,满足於现状,隐寓人们的小康生活安乐,寓情於理;直挺的木杆下,长长的导线风吹飘摆弯曲中,静中有动,显出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几只鸟雀点出画面生机,意趣天成。斜伸出奇的天线上面麻雀鸟瞰房脊蝎子尾上的同伙和欲飞的小雀连成一线,避实就虚,鸟语传声和向左倾斜的天线杆,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长三角形,在落款垂直扶正下,使木杆化险为夷,欲倒不成。看险而不险,趣理贯通。小雀活跃画面,欢乐平和,姿态各得其所,生机盎然,返朴归真。可以说这幅画:“雀语神态贵难求,虚中有线看亦无,画出今古不随流,旨趣就在这里头”。

                              一九九二年秋於北京西郊三境寒舍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谢谢!返朴归真、意趣天成

收藏指南
推荐文章更多
版权所有:艺博轩中国书画传媒中心 YiBoXuan.net 地 址:山东省菏泽市中华路996号
邮箱:2434126720@qq.com 联系电话:菏泽13061568989,北京15001363878
查看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