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轩中国书画传媒中心
当前位置: 主页 > 精品珍藏 > 花鸟画

伊和君-花鸟-荷

提示:在作品上点击鼠标左键,可使用图片放大镜效果。 伊和君-花鸟-荷
编号:246 尺寸:3尺cm×cm 平方尺
作者:伊和君-花鸟-荷 价格:议价
状态:待售) 浏览次数:1625

清如玉湖冰

----略论伊和君的花鸟画艺术

 

陈衡恒恪先生论新文人画时曾说,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陈衡恪先生此言道出新文人画的内涵,极为精辟。

近来新文人画风潮迭起,自诩为新文人画的画家,其画能真正称得上文人画的并不算多,伪文人画倒不少。而若以陈衡恪先生的新文人画之要素去涵概,花鸟画家伊和君先生倒确称得上当之无愧的新文人画家。他的画深得中国文人画之奥秘,不以形似为目的,随性写之,寄意写心,传情传意,虽笔简而意丰,清逸淡雅、意趣天真,有动人的生命情怀和悠远的人文精神。

伊和君先生系山东郓城县人,与我老家相距不逾百里,可谓有同乡之谊,他6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和我又有校友之缘。伊和君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群众文化工作,工作之余勤于书画,深研画理,淡泊名利。八十年代始着于花鸟画的研究与创作,远取徐青藤、大涤子、八大山人等诸大家,对八大山人其人其画研究尤深;近师于希宁教授及潘天寿、黄宾虹、陈子庄等大师。庄子言:“水静然明,而况精神”。画家有清静的精神,才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静美,明净清雅、远离俗腻。伊和君先生有着鲁西南人的质朴谦和,有着艺术家的良知和正直善良的品性,人品既高,下笔自是不俗。他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热爱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鸟。因此,其绘画多取材于故土山野、田头、溪边的无名之花、无名之草、无名之石、无名之鸟。他把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激情都倾注到这无名花草鸟石之中,他笔下的无名花草鸟石流溢着画家生命的激情和悠远的生命情怀。他深得八大山人写意花鸟的风韵,潘天寿先生线条的遒劲、构图严谨……伊和君先生的花鸟画独具一种含蓄雅致之美,一种简单天真之意趣,极耐人品读清赏,让人品读后,或忆念或感慨或联想或意会。

伊和君先生作画主张以自然为法,反对造作,既重传统又重写生。他曾说过,画花鸟画的人要有“三只手”,一只手伸向传统,向大师们学习;一只手伸向其他艺术——书法、文学、诗词、篆刻等;另一只手要伸向大自然,去体悟万物之神韵。伊和君先生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而且踏踏实实地去做,认认真真地去做。勤于绘画之余,更勤于书法、篆刻,几十年来临池不辍,书艺精进。伊和君先生尤爱读书,凡到外地,必逛书店购书,当地购之不得,款汇出版社函购,文史哲艺各类书籍,伊和君先生精读不厌。古人讲修身养性,读书,实在是一种最好的修身养性之道。学识高,眼界即高,下笔方能脱尽俗艳而自得俊逸清拔之气。

说起来,中国画历来是人们书写心性,表现生命意趣和人生情味的需要和追寻。有时,我觉得画家对中国画艺术的探询也是一种修炼,要用一生的生命去修身养心,炼心炼智。勤奋固然重要,悟性也很关键。伊和君先生对中国画的笔墨有一种良好的悟性,而这种悟性又与他的学识,他对自然的体悟而不可分的。“一笔下去,水晕墨章,节奏气势全在其中矣”。看伊和君先生作画,其从容自如,其笔从心出,其萧散率意,让人叹为观止。首倡文人画的大文学家苏轼,曾提出:“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郭若虚亦说绘画“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绡楮。”体现在画面上,伊和君先生的题跋诗文虽简短却寓意深远,直逼世情,足以警拔人心。如他的一幅牡丹图题跋:“富贵二字人人盼,富贵场中本色难。多少事端由此赶,多少清廉不清廉。”题牵牛花的“只要能吹,就有人爱”,颇有白石翁的诗趣与世情。

闫丽川教授曾题伊和君先生的画:“删繁就简三秋树,笔精墨妙意趣多”,可谓是对伊和君先生写意花鸟画的精妙概括。于希宁先生对伊和君先生更是寄言款款:“文人画兴起借物抒怀,倡导写意乃美学一大发展,笔简意赅,气吐韵涵,和君先生致力研讨八大笔墨,简朴含蓄而自若,得其功力深厚,来日蜕变必有大成。”伊和君先生深研画理并习书、治印、攻读诗文不懈怠,其心也净,其品也高,我们且拭目以待他来日蜕变,书画之大成!

精品珍藏
推荐商品更多
热点商品更多
版权所有:艺博轩中国书画传媒中心 YiBoXuan.net 地 址:山东省菏泽市中华路996号
邮箱:2434126720@qq.com 联系电话:菏泽13061568989,北京15001363878
查看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