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在她的羽翼下,万千中华儿女为她推波助澜。赵振元就是其中一个,他把对黄河母亲那种浓浓的情寄托于字里行间,被国内外的大多数书画家称为黄河边上的一块“醉石”。
黄河边上的一块“醉石”
早就听说兰州军区有以位自学成材的著名书画家醉石先生,1992年我调入兰州军区政治部后,才有幸认识了他。作为一个西部书画家,他有西部人普遍具有的豪放与率真。多年的交往,使我对其人品和书画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醉石,原名赵振元,字仝洲,1951年10月生于陕西大荔县同堤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酷爱书画。10岁那年,一次去姐夫家玩,偶然发现一本哈定编写的《怎样画铅笔画》一书,使他喜出望外,爱不释手。姐夫发现后,就将此书送给他,并指导他学习素描,从那时起,他就深深地爱上了绘画。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买绘画资料及图画本,他就借同学的连环画,在用过的作业本反面临摹。1967年,由于特殊年代而终止学业回乡务农,劳动之余他仍坚持学画。并经常利用下雨天不能下地干活的时间,与同学杨金华一起交流切磋绘画技术。1968年,县文化馆为农村培训文化骨干,他被选拔学习幻灯制作,学习班结束后,每人发了一付聚光镜和镜头镜片,回去后根据所学知识用木板进行制作。那时农村还没有电,他就用煤油灯代替光源,将镜头前后推拉,终于将幻灯机制作成功。后来他又用油漆桶做灯箱,把锡纸贴在桶壁上做反光板,用汽油灯做光源,把幻灯机搬上舞台,成为宣传队的一名舞台美术工作者。这一成功在当地影响很大,方圆几十里的村子演出样板戏,都要请他去搞舞台美术。1969年,村里请来画家史长安画毛主席像,并派他陪同,他把这作为学习的好机会。当时买不到油画颜料,他们就用油漆代替。一个多月过去了,醉石在史长安的指导下,画了8幅毛主席巨幅画像,乡亲们看见他画的毛主席像都伸出拇指赞扬说:“这娃真的成为大画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