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轩中国书画传媒中心
当前位置: 主页 > 精品珍藏 > 花鸟画

张文华-花鸟

提示:在作品上点击鼠标左键,可使用图片放大镜效果。 张文华-花鸟
编号:705 尺寸:55cm×100cm 平方尺
作者:张文华-花鸟 价格:议价
状态:待售 浏览次数:953
 张文华, 1928年生于河北蠡县。自幼受刘梦华的书法启蒙,研习书画艺术。1994年拜齐良迟为师,系统研究齐白石绘画理论和技法。现为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宝善堂名人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理事,北京湖社画会常务理事等职。

  承白石老人之遗风,开画虾神似之流变,字中得趣、墨写精神的张文华,自担任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秘书长至今,读破碑帖、墨池常润,亦被时人视为书坛画苑之奇人。

  张文华1928年生于河北蠡县。少时,其启蒙老师刘梦华乃为清末秀才,书法功底极厚。其教张文华上书临帖,昼习昏课而一丝不苟,使其小小年纪便写得一手好字。参加革命后,张文华戎马倥偬,在各种险恶环境下,带人为部队架桥梁、修公路、建机场,去陕西搞建设。后回到北京,直至1988年离休,先后在国家航空部等单位工作了42年,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洒下无数汗水。

  在艰苦的岁月里,张文华没有抛弃童年志趣,坚持学书作画,用大量的业余时间研究中国书法的体例及线条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圆润丰腴、疏朗端庄的书体风格,并在书法基础上,积硅步而拓入绘画苑林。日步白石老人之后尘,以水墨绘虾,以海虾映水,其生动之态,令人一见而生活化之感。

  俗言:活到老,学到老。张文华探究书画之道,求法师友,从不以年龄为界。他先是拜书法名家欧阳中石为老师,在其指导下,研习柳公权《书谱》、《十七帖》等古人书法,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新法。在绘画上,他拜齐氏传人齐良迟为师,曾专行拜师之礼,专致师道之学,且以近古稀之年而得垂招之趣,终岁陶冶于书林画苑之美境。

  种下的种子总是要收获的。近年来,张文华声望日隆,其书法作品《京城繁似锦,西山满园春》已被镂石立于首都绿色文化碑林中。1995年,张文华创作的绘画作品《虾》,获中国文联等单位举办的国际文学艺术品展览美术类特等奖;1996年10月,在世界书画家协会等10家中外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外书画艺术交流精品大赛中,张文华的一幅福字作品获得金奖,并被授予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名人称号,至今算来,其获得的奖励已有十余项,被多家文化馆所及中外人士收藏的作品已逾百幅。

  近十年间,投在张氏门下的数千弟子,遍及国内所有省份,且已有多人学成大器。

  先哲警言:先有德而后有艺,德厚而艺佳方为真丈夫。张文华书可载道,画可称神妙,但却绝不萌生铜锈之憾。其甘于为人奉献,甚至达到了在公园里散步,遇见一群学书画的小学生,他也不辞劳碌,为学生们挥毫泼墨,指点迷津。书成画就后,所有学生捧着他赠与的作品,浓浓惜别。张文华将此类举动戏称为我的希望工程。他说:“我是幸存者,战争年代,牺牲了那么多好同志,一想起他们,我的浑身就涌起一股劲,拿起笔来就是想写想画,什么钱不钱的,没工夫想,只想趁这会身体还好,多给世人留下一点东西,至于弄得好不好,我不敢说,倒是尽了一点力,心里就踏实些。”

  在谈到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趋势时,张文华说,中国的书画艺术已经延续了五千年,传至今日盛世,更应该有个大发展。怎么发展,这要靠众人的努力,实行继承、普及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过程中,我很愿意做一名小卒,愿意从事研究、开展教育、组织书画交流等活动。虽然我老之已至,但我乐此不疲。”书画同仁,称张文华老铁不锈,因此取笔名老铁。

精品珍藏
推荐商品更多
热点商品更多
版权所有:艺博轩中国书画传媒中心 YiBoXuan.net 地 址:山东省菏泽市中华路996号
邮箱:2434126720@qq.com 联系电话:菏泽13061568989,北京15001363878
查看统计